. .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拍摄

四万两千里,一辆车的旅行之青藏高原篇1

时间:2009-08-14 20:16:53  来源:  作者:

  顺着新修的旅游大道沿着日月山盘旋而上,一路上来往的车很多,当时心里就有些纳闷“这里又不是主干道哪来这么多车?” 还没爬到山顶就遇到堵车,下车一看,乖乖!只见山口日月二亭人山人海,好不热闹!又不是黄金周哪来这么多人?(后来碰到个导游,一问才知道日月二亭乃免费景点,是来往旅行团必去的地方)

  当即打消了去日月二亭看看的念头,我这人好静,最怕人多闹腾。

  人真多!!!

  想掉转车头下山,无奈后面又堵上了。得,老老实实得等着吧!

  过了好一会,在交警的疏导下终于通了,我一口气开到车队前头,回头一看,原来是旅行团的大客车太多了,景区停车场放不下全都停在路边,把路堵的那叫个严实!

  望着汹涌如潮的人流,我早已没有游玩的兴致,不得已落荒而逃 … …

  继续沿109G走10公里就到了倒淌河镇。这里特别注明一下,109G到镇上会分成两条道,进藏的DX请往右拐走茶卡方向的109G,千万别直走到共和了!具体分岔点在镇上的文成公主塑像那里。

  倒淌河——东起日月山,西止青海湖,蜿蜒四十多公里。这是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,名为倒淌河。关于倒淌河的传说,人们众说不一。一山之隔,日月山以东,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: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,到达日月山时,回首不见长安,西望一片苍凉,念家乡,思父母,悲恸不止,流泪西行,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……

  青藏高原河流大多东流。倒淌河倒淌的现象其实是受地势的影响自然形成的。看过一篇文章,里面是这样解释它的成因:“几亿年前,青藏高原是浩瀚的古海洋。后因地壳变化,变成平坦的年轻高原。古黄河的一条支流布哈河就流经这里,横穿青海湖,东流入黄河。当时的青海湖因与黄河相连通,还是一个外流淡水湖。在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后,布哈河的河床下陷,青海湖东出口被隆起的日月山阻挡,青海湖遂成内陆湖。新隆起的日月山汇集诸多溪水,因地势远高于青海湖,所以河水就向西流入青海湖,于是出现倒淌奇观”。

  其实,在我国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江西等省,还有一些向西流的河流被称为"倒流河"的。

  我穿过广场来到文成公主塑像前,抬头仰望,只见塑像面向河湟大地,远望长安,似有恋恋不舍之意。唉~~~一个弱小文静的女子,为了国家的昌盛和平来到离故土几千里且永远无法再回去的地方,怎么会不泪流成河?

  出倒淌河镇顺着109G再走20公里就可以看见青海湖了,感觉天也更蓝了 … …

  我和LP都非常激动,出发之前在网络上看到很多DX写的关于青海湖的游记,通篇充满了赞美之词,什么浩瀚缥缈,波澜壮阔,梦幻之湖·····

  让我等凡夫俗子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期待·········

  中午12:30终于来到青海湖边

  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是哪里?青海湖。

 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是哪里?青海湖

  没有什么感觉,有些郁闷!不远处,一群从北京自驾过来的人在湖边笑着闹着,车顶上站着个PLMM双手牵着一条红纱巾不停的摆着POSS~

  我和LP静静的站在湖边,很久没有说话~这就是期待已久的青海湖吗?说实话,真的感到非常失望,也许是天气不太好,也许季节不对油菜花已谢了,也许这几年我们走的地方太多了,总之,青海湖给我的感觉实在是太平淡无奇了!!(暗自庆幸五一的时候没专程来一趟)光线不太好,没拍几张PP便失望的离开了。

  继续前行,在过了江西沟小镇后,路两旁开始出现了大片的牧场,星星点点的散布着悠然自得的牛群和羊群,青海湖象碧蓝的彩带般伴行在牧场的北面,犹如一幅迷人的画卷········

  水草丰美的牧场

  到处可见围挡的牧场

  翻过铁丝网,接近这些小家伙

  长着熊猫眼的牦牛

  放牧藏民的栖息地,很简陋的帐篷·····

  一直走到这里才能够感觉到“天苍苍, 野茫茫, 风吹草低见牛羊”的意境来~~

  也就是此时我才深切的感受到青海湖魅力之所在·······

  接近茶卡小镇时天空飘起了小雨,温度也下降了许多,打开暖风开关,车里变得温暖了些······(注:此处距都兰129公里)

  15:10到达橡皮山口海拔3817米,照例不能免俗,停车留影。

  过了橡皮山,雨一直下,路面变得很滑,小心翼翼的开着。景色也变得越来越苍凉,渐渐的牧场也消失了,我们慢慢的走进了戈壁边缘。

  实在有些疲劳,停下车抽根烟提提神。仰头望着漫天翻滚的乌云,绵延数千里,似乎没有尽头·········

  17:00翻过旺尕秀垭口3672米,垭口风很大,也很冷!(此处距都兰还有两个小时车程)

  翻过旺尕秀垭口便进入了荒沙大漠戈壁滩深处。黄绿相间的稀疏植被,将大漠戈壁滩涂抹得更加苍茫。

  茫茫戈壁一路通天······

  无边的戈壁滩上找不到一棵树,只有偶然出现的稀稀拉拉的白刺、骆驼草。

  “平沙莽莽绝人烟”的戈壁滩,······孤独······

  独自面对浩瀚无边的大漠戈壁滩,内心会油然而生一股强烈的苍凉感和巨大的沧桑感。

  18:30在接近都兰县城的109国道边,戈壁的落日给了我永生难忘的震撼!

  茫茫戈壁,了无生机。山脉在落日的辉映下还是一样的令人神往

  这种美景永远无法忘却

  下午19:00驶入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隅的戈壁小城“都兰”。说它是个县城,实在有些勉强,其实西部的县城实际上只相当于内地的一个小镇,横竖几条街道,国道穿城而过,基本上都是这种格局!

  街上冷冷清清的,风沙很大,街道两旁的垃圾随着狂风四处飞舞。城很小,没有太多的选择,县政府招待所标间开价¥120,贵了,虽然条件不错~~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